黃巖口位于密云區(qū)北莊鎮(zhèn)東北部。黃巖口有豐富的文化遺產(chǎn),明代長城遺址聳立山巔,500多年的古樹訴說著過往的傳奇。黃巖口村群山環(huán)抱,峰奇林秀,滋養(yǎng)流傳著許多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,其中以“楊家墳與楊家將的故事”最為引人入勝。和楊家將的故事相對應,有文獻記載,宋朝軍隊就曾在大小黃巖口駐守。
溯流向北,大清水河把黃巖口分成兩半,中間用橋相接。村子不大,只有幾十戶上百口人。河西有古城,呈方形,由磚石砌成,現(xiàn)在還存留著東城墻50多米,西城墻20多米,墻高約1米不等,厚約兩米。城堡早已荒廢,種著各種果樹。
河西地勢較高,又有古城,應是村民最初居住生活的地方。村外的河水正好做護城之用,可能是古人選擇在這里建城堡的原因之一。人口增多后,向城外發(fā)展,遂在地面開闊的河東建起居舍,形成現(xiàn)在的格局。村子東側(cè)便是高山,仰頭看去,上面有兩座敵樓,正是古代邊關(guān)的標準配置。
黃巖口的名稱與古書記載不同,古時稱為大黃崖口,“巖”與“崖”,只一字之別。巖指巖石或山峰,崖指山體陡立,各有側(cè)重,形容這里也都適合。這樣的地形在古代是重要的關(guān)口要道。明代《四鎮(zhèn)三關(guān)志》有墻子嶺一節(jié),墻子嶺下有:“大黃崖關(guān),永樂年建,正關(guān),通單騎,沖,余山通步,緩?!鼻宕睹茉瓶h志》記得更詳細:“大黃崖口,通騎,縣東北一百一十里,在小黃崖口東北,外委戍之……大清水河由口北入邊,西流注潮河。”之所以稱這里為大黃崖口,是因為西南相距10里,還有一關(guān)口,山體相似,便有了大小之別,屬一個防御體系。大清水河從北向南穿過村子,再拐向西,注入密云水庫。
大黃崖關(guān)口當年若沒有水庫,便為河道。岸邊有小路,可通過人馬,為當年北方騎兵找尋的通道。朱棣當了皇帝后,知道這里的地理位置重要,便修建了長城,選在山體拐彎兒的窄處,截斷道路,擋住通道,形成關(guān)口,建立水關(guān)。水關(guān)位置在大壩下方,如今水庫邊修了公路,依舊是古時交通的延續(xù)。
踱步水庫壩上,向下望去,有一截古舊石墻。同行的付德順說,這就是水關(guān)城墻。這段墻的延長線就是長城,一直修到山上。墻并不完整,裸露了許多,能夠看到內(nèi)里的結(jié)構(gòu),石條包著青磚,非常結(jié)實。石條鏨過,十分平整,墻的縫隙細小,做工精細。貼著墻邊,有土坡可以攀登,上面就是城堡。前些年密云文物普查,記錄為甕城。
黃巖口現(xiàn)在隸屬楊家堡村,古時也如是,指揮機關(guān)“千總”便設在那里,負責附近的軍事防御。兩地相距不遠,只有5里。這里地勢險要,多有爭戰(zhàn),大規(guī)模的便有多次,尤其是明代末年?!睹魇贰分杏涊d有崇禎十一年(1638),《清史稿》中記載了在崇德七年(1642),清軍從墻子嶺殺入,明確說明攻克了墻子嶺長城。大小黃崖口均屬墻子嶺管轄,在墻子嶺關(guān)口的北面,相距很近。這幾次大規(guī)模的戰(zhàn)斗,清軍指揮均是著名將領,如多爾袞、豪格、阿巴泰等。墻子嶺是進京城的重要通道,防守也是戒備森嚴。明朝在大黃崖口修建兩座關(guān)城,依然沒有阻擋住北方騎兵的鐵蹄。
有山團建專注黃巖口團建一站式服務,專屬策劃師私人定制更有創(chuàng)意更有效果的黃巖口團建活動方案,超過100名資深領隊和專業(yè)培訓師,可提供8-20000人黃巖口團建一日游/二日游/三日游/四日游/五日游/定制旅行,一切以客戶為中心。有山團建專注高端團建、中高管領導力修煉、賽事活動、文化賦能,致力于幫助企業(yè)升華企業(yè)文化,打造更有凝聚力更有戰(zhàn)斗力的團隊!
推薦:北京團建方案 團建項目 年會策劃公司 北京團建公司 雁棲湖團建 金海湖團建 古北水鎮(zhèn)團建 水長城團建 海坨山谷團建 公司運動會 企業(yè)家庭日 趣味運動會 30人團建 50人團建 100人團建 200人團建 500人團建 開年團建 開工團建 年中團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