岔道古城在八達嶺外。據(jù)《延慶州志》記載:“岔道有二路,一至懷來衛(wèi),榆林、土木、雞鳴三驛至宣府(今宣化)為西路,一至延慶州、永寧衛(wèi)、四海治為北路?!惫实妹安淼馈?。根據(jù)考古報告,公元1551年(明嘉靖三十年)岔道城開始修筑,歷經(jīng)三十余年終于建成,整個城呈不規(guī)則長方形,中間略鼓,兩端略縮依山勢而建,北部城建在半山之上。
整個岔道古城東西510米,南北寬185米,為船形。全城總占地面積約8.3萬平方米,城墻高8.5米,由石條城磚、石灰、泥土筑成。城上設有馬道,外側(cè)宇墻設垛口、望孔、射口,南城墻有烽火臺2座。城墻的建造分為兩個時期,早期是內(nèi)夯土,外用石塊加白灰砌筑,晚期又在原城墻外用條石和磚砌筑。
古老的岔道城三面被青山環(huán)抱,城中原建有關帝廟、城隍廟、泰山廟、東獄廟等10座廟宇,還有守備衙門、公館、戲樓等。西城門外有練兵的校場。還有糧秣、武器彈藥倉庫。城的東北兩側(cè)山頂各筑一座堡壘。周圍山峰筑有嘹望敵情的烽火臺。為加強防御,在西關外還建有土邊城垣。建成的岔道城鎮(zhèn)守官兵常駐守備1名,把總3名,兵丁788名。清代以后,岔道城不再駐軍設防。
明朝后期以來,因戰(zhàn)爭和自然因素破壞,岔道城城墻的南段、東西段均保存較為完整,北城墻塌毀較嚴重。其四角現(xiàn)保留有實的城臺,南墻中還有兩處馬面,西城門尚存,東城門僅存條石地基。城內(nèi)原鋪戶、客棧等老式建筑已被部分現(xiàn)代民房所替代,只留下驛站、把總署、守備署、玉皇廟、城隍廟、關帝廟、清真寺等遺址以及散落在街道兩旁的石碾、石磨盤等。城內(nèi)官井和三棵近200年的古槐樹保存完好(為市二級保護古樹)。
1985年岔道古城被確定為延慶縣第一批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2001年被北京市政府確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2002年起,在市文物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,投入專項資金對南段城墻、東西城門及部分古跡進行了修復。
有山團建專注岔道古城團建一站式服務,專屬策劃師私人定制更有創(chuàng)意更有效果的岔道古城團建活動方案,超過100名資深領隊和專業(yè)培訓師,可提供8-20000人岔道古城團建一日游/二日游/三日游/四日游/五日游/定制旅行,一切以客戶為中心。有山團建專注高端團建、中高管領導力修煉、賽事活動、文化賦能,致力于幫助企業(yè)升華企業(yè)文化,打造更有凝聚力更有戰(zhàn)斗力的團隊!
推薦:北京團建方案 團建項目 年會策劃公司 北京團建公司 雁棲湖團建 金海湖團建 古北水鎮(zhèn)團建 水長城團建 海坨山谷團建 公司運動會 企業(yè)家庭日 趣味運動會 30人團建 50人團建 100人團建 200人團建 500人團建 開年團建 開工團建 年中團建